博客
关于我
UWP开发入门(三)——{x:Bind}扩展标记
阅读量:432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本文共 311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。

  上周打炉石打得太晚……忘记更新了,本周补上。本篇我们讲一下{x:Bind}扩展标记。{x:Bind}扩展标记也是Windows 10 Uinversal 新增的内容,按官方的说法 {Binding} 的备用选项。虽然 {x:Bind} 缺少 {Binding} 中的一些功能,但它运行时所花费的时间和使用的内存量均比 {Binding} 要少,且支持更好的调试。

首先我们来看一下{x:Bind}的基本用法:

public sealed partial class MainPage : Page    {        public string HelloWorld { get; set; }        public MainPage()        {            this.InitializeComponent();            this.HelloWorld = "Hello World";        }    }

  和原先使用的Binding最大的不同,就是不需要设置DataContext,而是从Page(或者UserControl)来寻找属性进行绑定。值得注意的是,可能是为了强调性能,{x:Bind}的默认绑定ModeOneTime,而不是OneWay。之前Binding写得太多的各位可能会思维定势而忘记修改Mode

 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,既然以Page作为绑定的默认源,是不是意味着就木有ViewModel啥事了,以后代码就一股脑都写在Page.cs里了?当然不是啦,因为每个Page里写个ViewModel是很常见的事情啊,再通过ViewModel来进一层绑定属性就可以了。

public sealed partial class HostView : Page    {       public HostViewModel ViewModel { get; set; }         public HostView()        {            this.InitializeComponent();            this.ViewModel = new HostViewModel();        }    }

  {x:Bind}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,就是Xaml里写了就可以直接在Design视图显示出来。而Binding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,这是因为{x:Bind} 编译时就已经生成了一些奇怪的代码(位于对应的Page.g.cs文件,该文件可以在obj文件夹中找到){Binding} 则是在运行时才获取对象进行绑定所以{x:Bind}才能具有更好的性能。

  在g.cs文件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代码:

private void Update_HelloWorld(global::System.String obj, int phase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((phase & ((1 << 0) | NOT_PHASED )) != 0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XamlBindingSetters.Set_Windows_UI_Xaml_Controls_TextBlock_Text(this.obj2, obj, null)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}public static void Set_Windows_UI_Xaml_Controls_TextBlock_Text(global::Windows.UI.Xaml.Controls.TextBlock obj, global::System.String value, string targetNullValue)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if (value == null && targetNullValue != null)                {                    value = targetNullValue;                }                obj.Text = value ?? global::System.String.Empty;            }

  在需要的时候,就可以打个断点进行调试了,虽然我觉得然并卵……

  接下来说的非常重要,就是在DataTemplate中如何使用{x:Bind},稍稍有别于在PageXaml里,在DataTemplate中使用{x:Bind}必须要表明绑定的数据类型:

  还是那句话,{x:Bind}是在编译时处理绑定的,必须明确知道数据类型才能在g.cs里生成一些奇怪的辅助信息。

  看看下面这张截图,因为类型都在g.cs里都生成好了,所以Design视图里才能根据Xaml生成对应的展示数据,这是Binding所做不到的。

  

  上面说了这么多{x:Bind}的优点,你是不是有些心动了呢?但是!终于到了说但是的时间了,{x:Bind}还是存在一些比不过Binding的地方:

  • {x:Bind}不支持Source的用法,比如下面这个常用的功能就实现不了,乖乖滚回Binding的怀抱。Visibility="{Binding Settings.Accessibility,Source={StaticResource Locator}
  • 另外呢,UpdateSourceTrigger也是不支持的。Text="{Binding Email,Mode=TwoWay,UpdateSourceTrigger=PropertyChanged}"
  • 还有呢,如果你想把{x:Bind}写到ResouceDirectory里,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,你需要给ResouceDirectory创建一个class,然后人肉添加类似InitializeComponent的方法……想想都觉得还是算了,哎呀我不想写了……
  • 如果你之前经常写C# code来创建Binding,那么{x:Bind}又会让你失望了,完全不支持……

  除了以上这些,{x:Bind}还会诱使一种叫做代码洁癖的疾病发生。你想啊,都把DataType写到Xaml里了,这特么眼里还有没有MVVM和王法了,类型都暴露了一点隐私都没有了。底下写Service的同事(请不要误会底下的意思,这不是体位描写)说:哎哟不好意思,我重构代码把类型改了。你一看要改NXaml文件,抄起一把椅子就砸过去了,然后就被派出所带走了……

  所以这里还是需要通过接口来减少依赖,举个例子在MainPage里通过IViewModel,而不是具体的MainViewModel来绑定,在DataTemplate里通过IPerson,而不是Person类型。这部分是面向对象的知识了,就不展开讨论了。

  本篇到此打住,再去开一盘炉石,我就不信萨满打不上传说……

转载地址:http://abmy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Linq使用心得——SelectMany替代二重foreach循环
查看>>
UWP开发入门(二)——RelativePanel
查看>>
UWP开发入门(三)——{x:Bind}扩展标记
查看>>
微信小程序开发技巧总结 (一)-- 数据传递和存储
查看>>
Mac M1原生(ARM64)Golang dev&debug
查看>>
dock基本使用
查看>>
细说ASP.NET Core与OWIN的关系
查看>>
查看.NET Core源代码通过Autofac实现依赖注入到Controller属性
查看>>
.Net Core中使用ref和Span<T>提高程序性能
查看>>
ASP查询数据RS转换成COMMAND
查看>>
getDomain(url)-我的JavaScript函数库-mazey.js
查看>>
CSS:text-decoration参数说明
查看>>
PHP与ASP转义双引号的区别
查看>>
ES6通过Set数组去重
查看>>
春风下也有落叶
查看>>
[IDEA] IntelliJ IDEA 安装教程
查看>>
XNA实现骨骼动画 归纳总结
查看>>
Java读书笔记06 继承
查看>>
Android中View的绘制过程 onMeasure方法简述 附有自定义View例子
查看>>
Android中的Interpolator
查看>>